一体化净水器包括布水、反应、沉淀、过滤、集水、集泥、自动反洗八个主要单元,内装PPC斜管填料及各种规格精制滤料,设备主壳体均为碳钢制作,内外部采用特殊涂料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性能卓越...
查看详情●宜昌污水处理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0%,劣Ⅴ类比例为6.7%。在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等流域的1613个水质断面监测中,Ⅰ类占5.0%,Ⅱ类占43.0%,Ⅲ类占26.3%,Ⅳ类占14.4%,Ⅴ类占4.5%,劣Ⅴ类占6.9%。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地表水和江河水域水质情况有所好转,但水污染情况仍旧不能忽视。导致水体污染的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所以,污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也是《水污染防治计划》的重中之重。
●污水处理费的困境
作为平衡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的机制,污水处理费的改革一直牵动着产业的心。一般来说,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与污水厂的运行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污水处理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费也在上涨。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费依据财政部发布的《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由排水单位和个人缴纳并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置资金。而污水处理服务费是政府通过服务合同的方式向污水处理单位支付服务费,以覆盖服务成本并获取合理的收益。
但实际上,面对不同污水相异的处理标准、处置方式、处理程度以及设备的损耗,污水处理费很难覆盖运营成本,更不用说获取合理的利润。虽然“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困境,但*终还是取决于政府向其支付的服务费。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洪臣认为,污水处理费按照合理盈利原则测算,既可以保证污水处理服务费成为“有源之水”,又能够对社会资本释放明确的信号。只有存在“合理盈利”空间,污水处理费才具有撬动投资的功能,才能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和服务商进入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动态调整机制或是解决之道
对此,此次《指导意见》明确了,根据成本审查情况,以补偿污水处理和运行成本为原则,在综合考虑地方财力、社会承受能力基础上,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并健全污水处理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除此之外,2019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要求各地“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求“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
其中,污水处理费的动态调整机制意味着污水处理单位在面对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污水总量、污染物去除量、经营期限等布局变化时,能够用市场化的机制去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促进污水处理产业的常态化运营。
另外,提质增效意味着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的推进,会增加污水服务单位的开支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的增加。
从宜昌污水处理厂角度来看,势必会带来运营成本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在现今污水处理技术与处理模式已经高度成熟、成本压缩的空间趋近有限的情况下,提质增效所增加的运营成本或许会激发污水处理费的动态调整。